一、建设区域公共品牌的意义 (一)品牌历史背景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保德县、河曲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阡陌相通,西、南与神木县地土相连,地理坐标:北纬38°42′至39°35′,东经°22′至°14′,面积平方千米,辖14个镇、2个农业园区、7个便民服务中心,总人口24.78万。 府谷县境内交通便捷畅通,神(木)-朔(州)、准(旗)-神(木)、准(旗)-朔(州)铁路穿境而过,以神府高速公路、府店公路为主骨架,府准、野大、府墙、府王、孤武、桃田、魏哈、府庙等公路与周边地区路网相互衔接,大石一级等一批由地方投资兴建的高等级公路正在建设(大石一级一期工程全长50公里全线贯通),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70%的行政村达到通畅标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府谷是陕北高端能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陕西省规划建设的煤电化载能工业园区,也是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并先后被评为全省最佳投资环境县、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和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县,位列年国家工信部公布的“全国百强县”。 1、秦源德水汇聚而润,俯水蜿蜒积土而沃 (1)独特的黄土高坡景象 历史上的府谷地区是一个草木茂密、山川秀美的地方,但因朝代更替,这片军事要地战争不断,使得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造成了如今沟壑纵横、风沙干旱的黄土高原自然景象。府谷位于我国黄土高原榆林地区的最北边,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基本地貌类型为黄土源、梁、赤、沟,由连续深厚的黄土及河流切割而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是其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最有名的是位于县城东北的莲花辿。该山高百余仞,东临黄河,西北绵亘10公里,黄甫边墙起筑西辿上。巨石巉屼,阗骈危耸,山石皆红白相间,鲜色可餐,峰峦之远近高下相错,其丽万状。右眺东辿,左盼西辿,奇峰波属迷离,插目坡下,壑周5里许有圆尖大小石墩万计,红者白者,高下团耸,纷披连接,宛若一大池勃绽之莲苞。还有位于府州城大南门西南侧的黄河边悬崖上千佛洞。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千佛洞背靠府州城,悬于峭壁,俯瞰黄河,平眺山西保德,地理位置十分险峻。由砂岩形成的悬崖上有大量摩崖石刻。据介绍,年,府谷县实施了千佛洞、五虎山摩崖石刻工程,征集到陈忠实、贾平凹、肖云儒、高建群等全国文化名人题词40余幅,镌刻到崖壁上,为府谷独特景观。千佛洞为佛教圣地,每年4月14日的神诞节,前来游览、祭拜的人们络绎不绝。 (2)依山而建,俯水蜿蜒而行的县城 陕北特殊的地形地貌赋予了府谷周围山体的独特性,也使城市、街道与山体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多依山而建,山体构成了街道的自然背景,街道受地形限制曲折蜿蜒、高低起伏。 府谷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河流数量多至近河、河流多呈曲折蜿蜒的形态,主要有直接入黄河的黄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胡桥沟和窟野河支流,汇入窟野河从神木县境内流入黄河的悖牛川等河流。长1km以上的沟道条,m以上的沟道条。根据河流水系特点,府谷县分为一个水资源五级区窟野河流域,五个水资源六级区,分别为黄甫川流域、孤山川流域、清水川流域、石马川流域、悖牛川流域,其面积分别为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府谷县城市街道与河流形成一种俯视的关系。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河流山体等外部条件限制,陕北地区各小城市形成了典型的带状、自由混合式的路网形式,形成了各小城市街道平面肌理的基本骨架。街道沿河流枝状蔓延,呈线性态势发展,一般有一条或两条主要街道平行于山体与河流形成主骨架,次要街道垂直或斜交于主街道,呈鱼骨状的街道格局。因顺应地形变化,街道平面线型多曲折多变、高低起伏,呈现出自由灵活的形态特征,显示着陕北小城市街道与自然地形的和谐共生,这也是陕北小城市街道空间的魅力所在。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融合,府州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耐寒抗旱的自然植被 陕北处于荒漠和草原的交接位置,自然植被资源稀疏零落,多为旱生草本植物,且灌木居多,乔木较少。从区域组成上来说,由于从南向北土壤中含水量逐渐较少,也造成了植被的种类及数量呈南边多北边少的现象。特殊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使得陕北地区植物多抗寒、抗旱、耐贫瘩,由此也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植物,如柠条、沙打旺、酸枣、山丹丹花等乡土物种,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2、多元文化交融熏陶,民俗文脉源远流长 府谷历史悠久,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多年前就有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时设置富昌县,公元年(五代后梁开平四年)改设府谷县,迄今为止已有多年的历史,是榆林市建县最早、历史最长的县之一。年府谷解放后,属晋绥边区;年归榆林专区;年与神木县合并,年分县至今。府谷地处农耕地域和游牧地域的结合部,在中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吸纳、交融的过程中,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多元、质朴、粗犷的具有塞北风情的陕北特色文化,也塑造了府谷人特有的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模式,也就是所谓的“黄土精神”。黄河文化、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等特色文化交相辉映,让府谷成为北方多元文化并列共存、互鉴融合的典型区域,这也让府谷具备了建设全国最大多元文化汇聚地、打造知名旅游文化品牌的必要条件。 (1)军事文化 古代陕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大体来说由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陕北地区呈现出鲜明的军事文化。秦汉时期匈奴强盛,陕北被游牧民族占据,为了抵御匈奴,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和秦直道成为陕北的历史坐标,鲜明地体现了陕北历史文化的军事色彩;至唐末后的几百年间宋夏交战不断,骚道、烽火台、军事堡寨遍布陕北各地,这些骚道堡寨奠定了陕北地区城乡聚落的大致格局,黄土地上遗留下的这些历史痕迹见证着陕北厚重的军事文化、反映了陕北悠久的历史,也奠定了陕北沉静的地域色彩基调和传统的建筑风貌。府谷县境的长城,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最初是魏国为了保障边境的安全,曾在境北部修筑长城。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府谷人杰 历史上涌现出巾帼英雄折赛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等英雄人物。府谷是革命老区,自从年8月建立党的组织以来,这片热土孕育了赵博、高克亭等大批革命志士,留下了抗日英雄马占山光辉的战斗足迹。 (3)民俗风情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区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征,它表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可以是物质的、有形的,也可以是观念的、无形的。陕北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沉淀积攒着深厚丰富的民俗文化,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使整个地域散发着浓郁的陕北人文气息。 ①居住文化 窑洞是陕北传统民居,它与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解决了陕北人民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居住问题。窑洞作为陕北地区重要的外在符号形式,其师承自然,以“土”为建,承载着特定的本原哲学和文化内涵。窑洞门框上的圆拱形与方形的门窗结合,表现出了“天圆地方”之说,尤其窗户上的“寿”字格匡和“万”字格更是寄托了陕北人民的美好希望和祝愿。 ②服饰文化 衣着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陕北地区受地域气候特征以及游牧民族的影响,白羊皮袄、白头巾、白手帕成为陕北地域服饰特有的标志。 ③饮食文化 在陕北地区有句俗话:“人活七十,就为一口吃食”,体现了陕北人民对饮食的注重。在经历长时期的民族交融后,受游牧民族的影响,陕北饮食也表现的丰富多元,形成了以小米、荞面等五谷杂粮为主食、以炖羊肉、熬土豆、大烩菜等传统佳肴为特色的饮食习惯。有名的小吃包括油糕粉汤,它是使用胡麻油炸的一种糕点,里面有豆沙呈椭圆形状,油糕粉汤是府谷地方风味一道小吃,也是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必不可少的美食,它的寓意是一年四季的丰收。 府谷的酒文化也深厚。在明清时期,走西口的人在途经当地最大的出口要塞——转角楼长城口,总是不忘记用羊皮做成的浑筒装上满满的“清水酒”,不仅可与人畅饮,而且以此易物。到了民国时期,当地涌现出“常顺全”、“聚义西”、“双玉泉”、“忠和诚”等大量酒作坊和商号,清水酒一时名声在外。据说“清水酒”勃兴的原因,主要是这里有得天独厚,专供酿酒的上好水源。清水麻公酒”被载入《府谷县志》,当地有“果品酿酒、粮食缸坊;麻公技艺、远近名扬”的说法,年,为了把“清水酒”的酿造工艺及其文化内涵传承下去,“麻公酒”酿造技术的传承人蔺儒斌成立了清水酒厂,后改名为清水川清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了厂房,更新了设备。该企业完全利用本地的高粱、谷子、大红枣等原料酿造纯粮食酒,生产经营“清泉粮液”系列白酒。还有始制于唐代的府谷县的传统食品杏瓣,在解放前,这里产的杏瓣儿就已经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④民间艺术文化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是陕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宝贵财富,与陕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传达着传统的观念、情感、精神以及审美,体现着陕北人民在恶劣环境中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当代人深入了解陕北地域文化的最好资源。在这片黄土地上有高亢动听的陕北民歌、激情奔放的陕北秧歌、细腻精巧的陕北剪纸等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⑤陕北秧歌 古时陕北作为军事要地,守边将士日常会扭秧歌以显扬军威,后逐渐流行在民间,成为普通百姓的精神娱乐方式。陕北秧歌的主要动作是“扭”,双臂和头随着脚下的“十字步”扭动,舞者手中彩绸飞舞、彩扇翻腾,极具柔美的视觉美感,其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充分展现了陕北人民潇洒乐观的性格。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区多种民间歌曲的统称,包括信天游、劳动号子、小调等,其显著特点就是运用比喻、夸张、借代、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歌词质朴、歌声高亢悠扬,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与爱憎。陕北剪纸艺术享誉全国各地,是陕北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元素,过年、节日、嫁娶等重要日子都离不开剪纸艺术,贴在窗户上以表达人们喜庆、快乐之情。通过精湛的剪工将吉祥动物、名贵花草、古今人物创造出色彩鲜艳、空灵生动的剪纸,代表不同寓意,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陕北剪纸艺术剪出了陕北人的精神、陕北人的浪漫,体现了陕北人的细腻精巧和勤劳朴实。 ⑥捏面人文化 在府谷,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都有捏面人、送面人的习俗。面人不仅有十二生肖,还有“双头鱼”“爬娃娃”,所有面人是通过将面团揉、搓、掀、捏,再用梳子、剪刀、擀面杖和竹签等工具,经过点、刻、剪等工序,展现一个个形象逼真、色彩绚丽的面人。在府谷,有小孩的人家,姥姥或奶奶都要预先捏好、蒸好面人,送给外甥、孙子,祝愿孩子们快乐成长。 ⑦二人台 二人台是孕育在晋陕冀,形成在内蒙古,发展在五省区,融民歌、舞蹈、曲艺、牌子曲、戏曲为一体的地方戏,或称综合艺术。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而得名“二人台”。二人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二人台,又称“二人班”。元代,鄂尔多斯高原归陕西行省管辖。明代,鄂尔多斯高原为鞑靼部。清代,袭明制,惟其南部归榆林府神木县管辖,及至民国初年。后又隶属于今之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至年蒙绥合并,始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现与陕西省接壤的准格尔、乌审旗,同为二人台、打坐腔盛行之地。准格尔、乌审、鄂托克旗的地方农民,多为陕西榆林地区神木、府谷和宁夏盐池等地的移民。同样,他们把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带到塞外,同晋籍移民一样,共同喜爱着打坐腔和打玩艺儿。作为陕西省榆林府领地时,该地的坐腔还被称为榆林小曲。20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陕蒙交界的府谷麻地沟丁家班,即是唱榆林小曲的玩艺儿班子,其传人丁喜才也以唱榆林小曲而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执教。在演唱和教学实践中,丁喜才大胆地把陕北二人台和绥蒙二人台进行融会和嫁接,为继承和发展陕北二人台音乐做出了杰出贡献。由他改编的《五哥放羊》、《走西口》等陕北民歌,经其学生鞠秀芳演唱风行全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奖。二人台的传统剧目约有个,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可分为“硬码戏”与“带鞭戏”两类,“硬码戏”偏重于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带鞭戏”是载歌载舞、歌舞并生,如《挂红灯》、《打金钱》等。其内容多是表现农家生活和爱情生活,深受老百姓喜欢。 3、三大产业包罗万象,粮丰业兴促民富 年府谷经济实力迈上了新台阶,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分别突破亿元、亿元、30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GDP.6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增长72.7%;完成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长59.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4亿元,增长41.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4亿元,增长9.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和元,分别增长8.1%、8.9%。并成功举办海红果节、海红花观赏节、“品味府谷”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府谷走上了央视《丰收中国》大舞台,外部形象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荣登中国幸福百强县第61位。 (1)第一产业 府谷特色农业优势明显,是中国海红果之乡、中国黄米之乡。近年来,府谷县强化产业扶贫,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农业产量产值不断提高。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个,3个贫困村和户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建成基本农田亩,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工程80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为府谷乡村振兴、增强农村发展动能的有力抓手。目前,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参改农民达10.4万人,被确定为全国改革试点县。高标准建设“三个万亩”“四个千亩”示范基地,全市首家粮食银行挂牌成立,优势农特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已逐步形成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经济壮大、多元共赢新格局。海红果产业上,府谷县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思路,以海红果主产区为重点,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万亩海红果示范基地”,积极推广优良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规模效应凸显。目前,全县海红果种植面积达5.1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园已建成亩;正常年景产量约4万吨,占全球的85%以上,并已开发出果酒、白兰地、饮品、果脯等海红果创意系列产品40余种,特别是研发出了“府州红”系列海红果酒,填补了世界范围内用海红果酿酒的空白。小杂粮、红枣、花椒、瓜菜、生猪、羊子、花生、杏仁、原生态有机肥料等特色农产品也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并已成功注册“府州红”、“土圪梁梁”、“花乌”、“三秦谷府”、“佳禾美”等商标。 (2)第二产业 府谷是国家“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接续地,在国家县域能源经济板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能源城市,府谷立足实际,把产业链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支撑要素,推进“煤头化尾”产业建设,构建上下联动、左右配套、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链条。府谷金属镁产量连续7年稳居全国、全球区域产量第一。原镁精深加工的产业链越长,越接近终端产品,获得的附加值也就会越高。近年来,府谷加快金属镁产业集群发展,向镁铝合金下游延伸,推进三忻、乾鑫等8个冶金项目建设,还着力开发铝土矿资源,构建煤——电——铝产业链条,引进了东方氧化铝项目,带动氧化铝、镁合金制品、炭素、石灰、电石等产业链式发展。且府谷还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简称战新产业),主要包括兰炭尾气综合利用企业33户(包括30户高纯镁生产企业生产线、3户尾气利用发电);高效活性炭生产企业2户。年战新产业完成产值56.68亿元,同比增长5.43%,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为7.46%。年1-10月份战新产业完成产值46.26亿元,增速与去年持平。未来,府谷将继续发挥核心优势,放大相对优势,把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作为“支点”,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打造现代煤化工、镁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十大基地”,推动产业纵深发展、横向拓展,迈出现代产业坚实步伐。 (3)第三产业 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94亿元,居全市第5位,同比增长9.1%,增幅排名居全市第10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不包含中石油、中石化反馈数)19.70亿元,居全市第5位,增长10.6%,增幅排名居全市第10位。按销售地区统计,城镇零售额37.16亿元,增长5.6%;乡村零售额20.78亿元,增长15.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1.35亿元,增长7.9%;餐饮收入5.59亿元,增长19.2%。年,全县服务业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10.3%,占GDP比重为26.5%。府谷将推进百万人次消费旅游市场建设,依托孤山镇七星庙、佘太君纪念园和折家将精神,打造孤山陕北民俗文化游;以马占山抗日遗址和石窟寺等旅游资源提升发展红色体验游,发展“旅游+”工程,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二)品牌建设意义 1、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间经济发展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如果想让一个地区在各个城市中脱颖而出,必须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区域品牌。而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多产业融合,打造全方位立体的区域品牌形象,对一个地区的产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区特定产品品牌化的体现,是商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扩展和延伸。区域品牌是一个包括区域名称、地理标志和原产地标志、产品特点等多方面的相对复杂的综合体,是区域产业集群的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产业集群经济效益,为地区的特定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包括产品的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产业持续发展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其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能够形成相对持久的品牌辐射效应,带动区域内上下游产业和周边区域的产业链建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效持久发展。 2、有利于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承,彰显文化宽度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历史民俗、空间肌理、街巷格局、建筑等方而的特色要素,而其特色的根本是文化。区域品牌的建设本身是一个品牌文化的挖掘过程,通过建设区域品牌,将有利于挖掘府谷当地的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价值,对历史文脉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延续文化传承,彰显文化宽度,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保护和保留陕北地区原有要素、延续历史文脉。府谷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特色文化资源是府谷的优势,具有重要文化传承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滞后的制约,府谷县的文化产业出现了起步晚,规模小,经营弱,零散分布等状况,年全县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单位家,而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仅2家,从总体来看,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小、弱、散”的特点,缺少有影响力的大型文化制造业、文化贸易业,大带小的传带作用不强,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数量太少难以起到引领作用,而且经营主体的产值也太小,没有形成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很难带动全县的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是集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形象可以转化为出版物、影视作品、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费市场火爆,就能在经济收益上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一次投资多次回报。因此通过对公共品牌的管理,提升府谷的文化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出黄河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西口文化交融相会独具特色的府谷文化,将对县委、政府提出全力打造三省交汇处最富活力、最有魅力、最具影响力县级城市的新定位,对使其成为陕北地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地带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民俗旅游业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有地域特色、绿色健康的品牌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公共品牌建设能促使农民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和集约化提供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作为一个能源县,长期以来,府谷县投资的重心一直放在生产性投资,主要产业领域为第二产业。年府谷1-10月份,府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收入.37亿元,同比下降3.41%,较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7.85个百分点,较上期回升1.37个百分点,增速基本平稳。近年来,府谷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工业经济低碳循环发展,并通过延伸下游产业链条,扩大化工、材料以及电力工业在工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此做强非煤产业。通过高起点设置强有力推动力量,率先在同类县(区市旗)实现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榆林地区其他县,府谷年全县餐饮收入5.59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高于全市(16.2%)3个百分点,但是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第三产业仍存在严重不足。全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共13户,按企业规模来分,大、中型企业3个,占限额以上住餐法人企业数量比重为23.1%;小、微企业10个占限额以上住餐法人企业数量比重为76.9%。且限额以下餐饮业的发展已经超过限额以上餐饮业成为引导全县餐饮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小、微企业在运营中投入的人工、房租等成本费用较大,加之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盈利能力较弱,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营销策略等,入不敷出的现象随时可能出现,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规避市场风险,还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问题。因此急需产业不断优化升级,进一步促进消费品市场的持续高质量地发展。 目前旅游业己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府谷的餐饮和府谷独特的地形地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具有极大的旅游吸引力,通过区域品牌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民俗文化街区旅游业的发展,以民俗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在保护历史、发掘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促进府谷当地旅游业向纵深发展,利用府谷“鸡鸣三省”的区域优势,将其发展成为陕北地区餐饮业等第三产业集中地区。 (三)品牌建设必要性 区域品牌经济实力代表了该区域经济的内生竞争力以及长远的可持续增长能力,集中体现了该地区各类产品的品质、创新、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从一个地区的长期发展来看,需要培育和构建自己特有的区域品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竞争实力,以推进新时期的企业品牌建设为核心,推动产业升级与融合、制造业高端化等战略进程,最终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和区域品牌的经济实力。 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成功体现在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上。地域特色的产业基础、规模报酬递增、本地化的生产组织网络和市场占有率都是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产业集群中的企业规模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由于自身在资本、技术、劳动力、影响力等方面的局限,单个企业的创牌能力往往比较低下,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区域品牌通过以集群共同创牌取代企业的独立创牌,降低了企业创牌与自我宣传成本,极大地提高了集群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无论是在权威性、还是规模范围、亦或是市场影响力,集群品牌都超越了单独的企业品牌,成为了独具特色且无法模仿的区域竞争力。区域品牌如同是在产业集群内建立起一个形象的宣传平台,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区域品牌的品牌价值、集群产品和服务的公众形象都会相应 得到提升,其受益范围将惠及集群内所有企业。因此,区域品牌能够在形象树立、信息传播、满足市场需求、培育消费群体等方面为产业集群建立起竞争优势。 因此,加强对府谷区域公共品牌的构建将有利于打造国家沿黄生态安全承载区、特色农副产品产业集聚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和特色文化旅游名胜区,努力形成以黄河为主线、多点相互支撑、交通网络健全、生产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壮大、文化旅游特色彰显和城乡一体发展的沿黄生态经济带。 二、品牌战略定位及目标 (一)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原生态陕北风情品牌 并通过“飨·府谷”和“源·府谷”等系列活动把品牌诉求传达给消费者。 “飨”读xiang在《说文》、《广韵》、《仪礼》等多部文献中均有出现,寓意用酒食招待客人也有享受美食的含义,寓意在城市内也可以享受来自陕北的风情产品。其品牌传达给消费者的形象是“纵享天然,味在府谷”、“一品自然,身心悠然”和“山水府谷,乐享致情”。 (二)品牌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重构“品味府谷”公共品牌构架体系,通过统一宣传标识,建立管理体系、成立品牌矩阵,构建运营模式、建设信息平台,统一管理运营、宣传推广营销,通过2-5年的努力,把“品味府谷”打造成全省、全国的区域公共品牌。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的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公共品牌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发展市场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 2、发展阶段及目标 第一阶段:初创期(-)感受府谷,自在品味 ——主要任务是,打造以注册商标“品味府谷”命名的“生态、健康、服务”为内涵的公共品牌,建设和运营府谷县第三产业公共品牌“品味府谷”。以文化品牌带动府谷特色餐饮业发展,加强府谷餐饮业传统民族文化品牌和区域性文化品牌化建设。这一阶段首要任务就是聚焦主业,做强主业。提升主打产业的发展质量,加强利润平台建设,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并构建品味府谷区域公用品牌全新价值体系、符号体系、产品体系、传播体系和管理体系,集中有限资源,把目标市场做大、做深、做透。 构建富有陕北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舌尖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阶段:拓展期(-)河滨之府、天然之谷 ——延展公共品牌“品味府谷”应用范围,建设和运营府谷县农业公共品牌“品味府谷”和“品味府谷+旅游业”,带动府谷县其他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共同组成“母子”商标体系,同步发展,共同成长。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我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在主业发展好的同时要注重“品牌+”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来构建满足商户、游客多层次需求的“品牌+互联网”平台,在全域旅游建设背景下深入打造“品牌+旅游”为旅游消费者带来服务新体验。 第三阶段:(-——)府谷品位、工匠精神 ——把府谷县第二产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业)纳入公共品牌构架体系,形成府谷县全域、全产业公共品牌,并加快产业链融合,探索资本化推进路径,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品牌资产与金融资本融合新途径,将资本由流通环节传递到生产端,夯实全产业链发展基础。并加快完善公共品牌质量体系,推进标准化进程,主要是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和追溯体系,完善从品味府谷系列产品原材料供应、储存、加工各环节全产业链监管;加快“品味府谷”营销模式创新,搞好电商化布局,在北京、上海、浙江、陕西等主销区,结合当地消费市场实际及资源优势,深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三、品牌故事 (一)秦源德水的来历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跑马修边墙”,多次亲临府谷,并亲自于太极之地封禅大河为“秦源德水”,成为秦国之根源,滋润着秦人千年之德行,万载之龙脉。《史记》封禅书第六记载为:“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封禅书第六,对封禅“德水”,有如下记载: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 (二)赵匡胤与府谷地名 黄河文化与长城文化十字交汇点上的陕西省府谷县,历来就是一个高深莫测的地方,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满山遍野洒满了神秘,传神而美妙的历史传说故事。查阅府谷县志记载的历史,唐朝时设府谷城为富昌镇。五代后唐天佑七年设府谷县,后汉初升永安军,北宋设麟府路、府州、府谷县。为路、州、军、县治。元为府州、领府谷县;明、清仍为府谷县。从这一段府谷县行政建制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把唐朝的富昌镇提升为路、州、县制,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从府谷县名来讲,从宋朝开始再没有改名,一直沿用到现在。据传说,府谷县改名还与赵匡胤有关:赵匡胤年轻时候行侠仗义,有一年天大旱,周围的乡亲没有吃的,赵匡胤对他们说:“府中有谷,尽食之。”而这个地名则是大宋朝开国皇帝天下大定以后,想起其在老家大灾之年,曾在赵家庄书写“府中有谷、饥民自取“这八个字,让饥民进赵家府中随意取谷救一方饥民不死。谷虽尽,得民心的故事,在庆功朝会上感慨:“府中谷,永不尽,天下民心安。涌宁今易名为(府谷),地名中含有当年(府中有谷)之意。民意、民心、就是我大宋朝得天下之根本所在”首道圣旨所封。府谷从宋始,至今没有再遭特大灾荒。府中谷,今未尽,也是宋太祖赵匡胤永远封给府谷县之功德。 (三)秦始皇与当地美食的故事 府谷凉皮、擦粉为传统特色小吃,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的。一般凉拌食用,种类繁多,制作方法各异,调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 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有一年陕西府谷县一带大旱,稻谷枯萎,百姓无法向朝廷纳贡大米,有个叫李十二的用大米碾成面粉,蒸出面皮,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吃后大喜,命每天制作食用,形成了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 擦粉以扁豆面粉、秘制辣椒油、醋、蒜、味精、咸盐、黄瓜丝、香菜为原料。在锅中加入适量水烧开,扁豆粉用温水解开成糊状,慢慢倒入开水锅中,不断搅拌,让水和面糊加热到熟,然后倒入盆或碗中晾凉即可。将晾凉的粉饦用专用擦子擦成条状,加入秘制辣油、醋、盐、味精、香菜、黄瓜丝。 (四)康熙皇帝与当地美食的故事 也许是府谷的神奇所在,古代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糜子在府谷大量种植,糜子去皮后的制成品被称作黄米。黄米的综合营养价值高于小麦和大米,特别是黄米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是小麦、大米等无法比拟的。糜或黍抗旱、耐贫瘠,产量较高。在《诗经·魏风》中有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可见黍的栽培在先秦时期的重要意义。当地人也把黄米粗粮细做,在清水中泡一夜,到第二天太阳下来时,把从清水中已捞出来一两小时的黄米,在大碾子上一遍一遍碾成黄米面,做成各种美食。 据《府谷志》记载,康熙三十六年(年)二月初六,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启行率军往宁夏。二月二十九从刘家古渡过黄河驻跸府谷,三月三来到孤山堡、三月四经镇羌堡途经高寒岭(康熙驻跸边家水口今田家寨镇高寒岭原水口遗址),高寒岭是府谷县境内著名的大山,海拔米,为府谷最高点,是石马川源头,当时康熙皇帝因大雪封路,又冷又饿,就在高寒岭山顶上一处窑洞住了一晚上,当地老百姓用当地黄米和羊肉给康熙皇帝做了一顿丰盛的酒宴,康熙皇帝感觉色香俱佳,食材考究,大赞府谷的美食。 酒足饭饱之后,康熙皇帝登上烽火台,望着远处如莲花般的山峰和冰封的黄河,有感而发,则作下了《晓寒念将士》:“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 后来,当时的美食在府谷地区慢慢流传下。府谷人按照康熙皇帝当时主要菜谱,发展成现在的飘香黄米宴和酥鸡肉。 飘香黄米宴是以原生态黄米为主要食材,在千百年来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融合而成的传统饮食基础上,经过挖掘提升、精细加工制作而成。 酥鸡肉则采用本地土鸡、鸡蛋、土豆淀粉、花椒、大料、盐、味精、胡椒粉、干海带、干辣椒、葱、姜、黄油制作而成。将面片对角叠成头脑。猪花肉、土豆、豆腐切丁,海带切丝,葱切葱花。油锅加热放入肉丁,土豆丁、豆腐丁、炒几分钟加入花椒、大料、葱蒜煸锅,再炒几分钟加入醋、酱、盐和海带片加温水制成汤。头脑放入开水中煮熟,捞出置入碗中加入制好的汤汁加上葱花、香菜即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传承,每年过年大年初一早晨吃一顿酥鸡肉、头脑,预意着一年四季平安健康。头脑爽滑可口,汤味道鲜美。 (五)起义军大烩菜 明朝末年,府谷黄甫人王嘉胤率众起义,在很短时间内便接连打下府谷和河曲县城。朝廷震动,立即派兵镇压。起义军遭围困。王嘉胤请求李自成前来增援。为招待李自成的义军,王嘉胤命人准备了猪肉、山药、豆腐、粉条等食品,而且泡好了糜米。李自成率军一路挺进府谷,途中屡遭明军阻击,未能按时抵达。王嘉胤准备好的菜肴眼看就要腐烂。只好命士兵捞捞饭、烩菜,供义军士兵吃,谁知这一烩竟烩出了特别的味道。烩菜五味俱备,软硬适度,适合多层次人群的味口,后来就流传下了大烩菜,经过后人的加工,烩菜越做越细,所以又叫细杂烩菜。 四、品牌文化理念 (一)品牌文化理念:秦源德水,和融朔方 府谷是黄河入陕第一县,是为“秦源”。黄河从内蒙古君子津莲花辿入县境,西至龙口,河水腾波涌浪,雷吼鲸喷,甚为壮观。两岸皆崖石坚土,水从中流,无泛滥之患,是名为之德也。《史记》记载,秦灭六国,自以为得水德之助,因名河曰“德水”。 府谷依河而居,地处陕北之北,属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地区,也是鲜卑文化向西向南推广发展,与汉文化融合区。府谷“一鸡鸣三省”,民间文化,晋陕蒙三省皆通,是中国北方地区文化融合的代表地区,居民在此居住,和谐发展;朔方则指北方。《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因为府谷为陕西省最北的县城,则在此蕴含府谷独特的区域位置。 (二)品牌承诺 品味府谷的承诺是品牌核心价值在实施应用时的价值观。 品牌承诺是:生态健康优质 自然健康是根本,也给品牌以高品质的保障。 优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是商品竞争力的基础,品味府谷提供符合行业标准的商品,不允许不达标商品的存在,所有原材料均来自陕北地区天然的食材。 品质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需放眼于大局,着眼于微小,不仅要满足用户需求,更要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通过构建三个平台——采购供应服务平台、销售网络联合平台和行业信用体系管理平台,让用户更满意。 它是有层级的。概括来说,它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愉悦满足的体验,可能来自于一次偶然消费;第二层面,能够让消费者念念不忘,带来多次重复消费;第三层面,就是深入人心,让消费者终身消费。当客户认为品味府谷的商品品质更好、价值更大时,客户就会优先选择该品牌,并且更放心。 如该品牌应用在餐饮服务业时,则具体表现在:用心耕耘安心畅享,中华美食风味淳正. ■生态:90%食材原料来源自陕北当地食材;地道民间菜,十足本土味;店面形象环境体现陕北民俗“府谷文化”元素和氛围,构成原生态的陕北美食文化体验感受; ■健康:去精还原,回归菜肴的本色本味;粗粮细做,从食材原料到烹调制作确保了“绿色”菜肴价值。 ■优质:品牌源于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是树立品牌的基础,强调每一道食材及服务的高质量标准,构建采购供应服务平台,成立食材供应专业委员会,为餐饮企业提供统一采购、配送服务,确保食材品质最好、服务最优、价格最合理。通过在产品、管理、服务、责任和文化建设上不懈地努力体现品牌的价值。 五、品牌形象与个性 1、品牌名字释义 “品味府谷”——品鉴府谷味道,感受府谷品味 品味府谷有三层意思,一是品的是府谷的多元融合的地域文化及民俗文化;二是品的是府谷的美食包括各种中华名小吃还有地方特色农产品,来自味蕾的体验);三是品的是当地旅游美景。通过一个区域品牌把将产地特色、产品品质与消费场景、消费者需求整合串联汇聚,让消费者品味府谷当地的新鲜食材、制作手艺和陕北特有的文化风情,品鉴府谷美食与文化,体验服务水平与品位。 最终以景观思维进行美食实体内容的文化表达,以演艺思维进行美食身体艺术的文化表达,以生活思维进行美食虚拟内容的文化表达将品牌文化内涵传达给消费者。 传播关键语:府谷多美味,生活多滋味! 2、地域文化融入区域品牌形象设计理念 公共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向的确立是指在构建和形成地域品牌主体文化模式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品牌形象设计方向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有效性原则,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设计区域公共品牌形象,必须依照有效性原则,要结合地域文化的特点,在设计品牌标志,辅助图形等视觉识别系统要素的过程中,将地域文化提炼总结形成总体统一的框架。二是利于传播的原则,在品牌形象设计完成后,要经历品牌传播的阶段。因此在设计品牌形象之前就要做好规划,根据所采取的传播模式来科学、合理地设计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形象。三是准确生动的原则,在提炼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实质就是将抽象的独特地域文化进行在设计,用图形语言将其表现出来,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符号,所以设计要遵循生动性和准确性的原则。 (1)“品味府谷”品牌的生成 特色餐饮品牌的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特色”,打造个性突出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具有各个特色代表的餐饮业琳琅满目,数不胜数,而打造地域文化特色是当今餐饮业新兴的一种潮流。当特色餐饮带有地域文化的标签,就不再单纯的只是某单一方面的特色,它能够汇集某一地域下各种文化元素的总和,将其凝聚浓缩在一个空间内,使消费者在固定的空间范围感受到无限扩大的地域文化特征。 在品牌文化定位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品牌形象在市场中更容易引人注目。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形成品牌文化的核心,将文化与文化联结起来,使其在传播中更加便捷,由于地域性特征使消费者产生联想并形成情感影响,也使品牌在传播中更具有代表性。 (2)区域品牌的个性化 没有凸出特色的品牌很难在市场中屹立不倒,消费者见多了各式各样带有特色标签的品牌。只有放大其特点,融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刺激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痕迹。 地域文化能够给消费者传递一种文化情感,形成独特的个性,传达品牌的魅力。除了味觉上的特色体验以及综合品牌视觉的刺激,消费者对其地方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充分感受,在短暂的就餐的时间内进一步提升消费效果,也有助于产生一批带有情怀特色的忠实客户。 (2)公共品牌形象设计 1)品牌标志建议 在公共品牌视觉形象构建中,标志仍旧是核心部分,影响整个视觉识别系统的定位与展开,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于整个品牌的印象与感受。标志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符号,它融合了本地域的总体文化的涵义、历史沿革、人文观念、民风民俗等综合内涵。在设计之初要从识别创新性角度出发,注重体现品牌所具有的特殊地域文化内涵。针对品味府谷,针对府谷产业发展现状及文化内涵,团队从不同的角度共提出五种品牌标志。 2)辅助图形 辅助图形有重中之重的作用,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有时比标识更清晰,所以辅助图形要紧密结合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地域文化来设计。 3)色彩 色彩在品牌形象设计中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内容,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提取有代表性的色彩体系,并与标志和辅助图形搭配使用。在基础设计要素中,色彩是重要的要素之一。“品味府谷”的色彩,采用了多色系统,必须根据设计规范来正确管理实施。“品味府谷”的标准色黄土色,并规范了相应的色值,以便后期印刷作为参照。并以中黄到草绿的渐变色为辅助色。标准色是为增加品牌可识别性而特定的专用色彩,是品牌文化的外在表现。 4)品牌吉祥物 品牌吉祥物是指,品牌为了强化自身的经营理念,在市场竞争中建立良好的识别形象,在综合分析市场环境和消费者诉求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产品特点,选择有亲和力的、具备典型特点的事物,以富于拟人化的象征手法,塑造品牌形象的一种具象化图形的造型符号。在网络营销快速发展的今天,品牌吉祥物以更具互动性的特征与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为品牌带来线上线下双丰收,并潜移默化通过视觉联系提高品牌知名度。 一般吉祥物的造型是活泼可爱的,运用的色彩饱和度也相对高,让人一看就很有亲和力,同时吉祥物的名字也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品牌吉祥物的造型常常与品牌标识有着某种关联,它是对品牌标志的补充,为了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提高品牌识别性而存在的。 针对“品味府谷”的品牌特点,建议可采用品牌吉祥物“黄米米”(图2)和“红果果”(见图3),造型就是以府谷特色的农产品黄米和海红果为原型,设计成卡通人物,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个品牌,同时赋予了品牌更活泼旺盛的生命力。 (5)包装 现在“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已经成为时代标签,并且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印象历来就是“绿色、健康、无污染”,因此在农产品公共品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应将环保理念融入其中,设计农产品包装的时候在包装材料选用上考虑包装废弃后的处理方式,选用可循环、可再生及降解的材质。 品味府谷吉祥物1品味府谷吉祥物2六、“品味府谷”公共品牌适用产业范围 区域品牌因拥有不同区域的独特资源票赋,更具市场开发潜力和价值。“品味府谷”公共品牌可通过产业融合,将区域品牌融入多重产业,通过第三产业餐饮服务业品牌的带动,推动口牌向农业种养、食品加工、休闲观光、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方向拓展,这将有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文化,构建品牌的差异化优势,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地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体产业领域可包括: (一)餐饮服务业领域 以“振兴府谷菜”为主旋律,以全面市场化为导向,提升企业活力,对接消费需求,致力品牌建设,建立与多元消费结构相适应的餐饮生产体系。并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方式,探索陕西传统美食文化传播的新模式,为传统陕菜品牌搭建国内外交流平台,提升传统府谷菜品牌知名度,打造府谷饮食文化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陕西饮食、走近陕西文化,并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提升府谷餐饮品牌的整体形象,把府谷菜推向全国,让府谷菜走向世界。 (二)初级农产品领域 以具有府谷特色的海红果、黄米、红枣、小杂粮、马铃薯、油糕、小米凉粉、杏瓣儿等农副产品为主打,促进其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建设“互联网+”海红果体验基地。围绕海红果的生产与种植,打造全国首家集生态、智能、创意、品质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智慧体验田园。动员倡导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集中规模栽植,以建设标准化林果基地和鼓励千家万户庄前屋后栽植,发展庭院林果等方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型、合作组织型、政府扶助型、家庭林场型、庭院林果型的多元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农产品加工领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人已经不再满足温饱生活,开始向品质生活、品位生活转变。这就需要延伸食品产业链,增加优质供给,通过对府谷当地农产品进行加工,构建富有府谷特色的食品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舌尖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生态旅游领域 结合府谷现有的黄米、海红果、红枣等优势资源及莲花山等自然资源,依托黄土文化、草原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农耕文化、晋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与周边旗县共同打造集历史遗存、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推动黄河风情旅游区的发展和建设,积极推动建设在线旅游平台,引入第三方支付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新型“镶嵌在黄河臂弯里的璀璨明珠”,给消费者视觉盛宴。 (五)健康康养领域 品牌还可被开发成系列康养产品,利用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及海红果补钙、保护心脑血管等食材的健康特点,并利用府谷独特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采取“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医养结合、智慧康养、旅居养老等业态领域发展。 七、公共品牌市场开发的路径 (一)突出理念引领,让“品味府谷”代言绿色府谷产业链 府谷是资源县,且拥有独特的区域优势和陕北独特的好山好水。好山好水生产出众多好产品,但这些“好产品”因为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带动,大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面临着“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的困境。为此,借助“品味府谷”品牌建设契机,打出绿色牌、念好山水经,以绿色生态高原为陕北优质产品赋能,以长效健康发展的供应链模式,将“品味府谷”品牌作为统领,围绕己有的优势农产品,如黄米、海红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建立“1+X”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品味府谷+县域品牌+企业品牌”的母子品牌矩阵“品味府谷”,"1”即为“品味府谷”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X”则由品牌建设、金融服务、电商联结、标准生产共同构成。通过‘`1+X”服务体系,融合府谷一二三产业,联接政府、企业、协会、消费者,助推府谷生态精品农业发展。在“品味府谷”的引领下,府谷区域、县域品牌与各企业品牌拧成一股绳,以农产品电商公共服务、农产品物流体系等电商化手段为支撑,以农企股份改造、土地信托、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金融化方式为依托,以农产品安全检测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等标准化体系为保障,带动府谷生态精品农业及餐饮服务业的全产业链升级。 (二)产业集群发展,共同做大“品味府谷”品牌 上海中欧商学院的校长有句名言:“你要想知道地球是什么样的,就必须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对于“品味府谷”这样一个地域公共品牌来说也是如此,企业必须明白未来的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更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域农产品企业要想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只靠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树立地域公共品牌观念,多个企业抱团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1+1大于2。因此,府谷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做好充分协调工作,“按照一个公共品牌、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思路,丰富品牌产品,强化品牌管理,加大品牌宣传,开拓品牌市场,让本土企业之间既有良性竞争关系,又有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在从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企业到下游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产业集群生态平衡发展,共同做大“品味府谷”品牌。 (三)开展多维度品牌传播,拓展品牌营销渠道 首先,区域品牌需要政府组织专项资金用于品牌传播。现实中存在一定难度,通常资金愿意投向能立竿见影的项目,而品牌传播投入短期内难以看出特别大的效果,长期积累才能打造出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品牌。比如美国的“新奇士”橙,从20世纪初开始就每年不断进行广告投入。 其次,如今互联网已深度融入我们吃、穿、住、行、信息获取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成了人与万物的新连接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互联网如何“+”,不变的核心仍然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互联时代的品牌塑造必然是以用户为核心,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经营者则需要感知与洞察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特点和需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品牌必须借势传播,新媒体将是区域品牌传播的主战场,其投人产出效果好于传统媒体。因为品质优良品牌可信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追捧,对新媒体来说,市场有需求就有传播的动力;另外,近年来我国迅速全民网络化,第三方平台等新媒体和一些自媒体能够汇聚大量流量资源,如果话题感好,会迅速成为网络热播热搜,这为区域品牌打造知名度提供了舞台。 再者,区域品牌产品一般受众广,进行组合传播更为合适。可将媒体传播与地面推广结合起来,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起来,将新媒体中的直播与预热和报道结合起来,利用每年节庆日,隆重举行名小吃展销会,邀请全国各地餐饮名店、小吃名店相聚府谷,将各地不同民族特色、不同地方风味的传统及创新名点、名小吃和风味食品集中展示销售,办成一个增添节庆欢乐氛围的美食、休闲、娱乐大平台,百姓和游客共同参与的小吃美食盛会。 八、对品牌后期建设及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投入和积累的过程,公共品牌发展过程中将受到各地资源瓶颈,化解瓶颈更多的还需要有品牌政策扶持,不断地加大投入,加强支持才有可能在不断的发展中获取更多的砝码,从而享受品牌建设带来的收益。做强区域公共品牌离不开政府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是保障。政府要切实强化顶层设计,落实扶持资金,推进资源整合,并借助于政府、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力量,建立健全公共品牌运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品牌叠加效应。 (二)建立以服务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模式 区域品牌建设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把服务业和区域品牌产业进行有效融合是核心内容。区域品牌的培育、推广和维护都需要服务业作为支撑,包括区域的物流业、金融业和税收会展等各个行业都需要为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打造全方位立体的区域品牌形象。 (三)处理好母子品牌关系,实现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交互发展 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是母品牌,区域内各产品品牌是子品牌,促使母子品牌的协同发展、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是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的核心任务。应建设公共品牌+优秀企业产品共建共享机制,吸引龙头企业优质特色产品加入,实现母子品牌交互发展,极大地提升区域内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区域内企业共同盈利。 (四)合理延伸产业争取扩大品牌价值 公共品牌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环节的,在一个环节上打造出一定产品之后,逐渐扩展产业链条,形成一种综合化的产业发展前景,从而有利于府谷一二三产业更有利发展。做大、做实、做强、做精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横向扩张,拓展“品味府谷”品牌与己有渠道、价值体系具有关联性的其它品类的联系,扩大“品味府谷”产品广度,持续深化“品味府谷”品牌影响力。品牌建设纵向扩张,发展关联产业,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并发展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体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加大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在打造单品类品牌方而,需要寻找独特的记忆点和品牌化经营,坚持做好设计、做好产品、做强理念,坚持做大做强品牌单品类。产品要符合品牌定位,坚持水平延伸方向,不做无关延伸;实现产品规模的突破,增强品牌抗风险能力,开展规模经营,形成拳头产品、爆款产品,拉高企业利润。挑选小众产品钻入细分市场,做精做细,来满足现阶段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拓展品牌带动下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品味府谷”品牌的农产品质量,实现质优做主力军的基本发展格局;在深入品牌建设的同时,延长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加强与不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合作,依靠原始优质特色农产品优势,实现农产品的二级加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五)健全品牌品牌管理与监控机制 首先是构建政府与品牌运营商、品牌被许可方的合作模式,提升品牌建设的质量及效率。要真正落实参加品牌使用会员优惠方案,给予协会会员利益,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协会成员凝聚力,培养协会成员责任感。 其次是加强品牌管理与监控。区域品牌之所以难以培育,关键是存在“搭便车”行为。现有研究基本认同农产品区域品牌属于公共物品,“公共品”特性和企业自利性决策行为,导致企业间存在非合作博弈,诱使“市场失灵”,最终引发“公地悲剧”。要想规避区域品牌的“公地效应”,关键在于对品牌的管控。第一,管理区域品牌的使用权,设计具有识别度的区域品牌标识,对申请使用品牌的主体进行严格审批登记,监控品牌使用的规范性,同时注意市场容量,防止过量出货导致品牌价值下降。第二,实现品牌产品的标准化,根据产业和产品特征确定标准化的尺度,包括农产品内在质量、外观、包装等内容,协会通过技术手段和对生产者的管控实现标准化。第三,管理品牌的电商行为,组建一支专业电商团队,全面统一管理线上业务。第四,及时进行品牌注册,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对后续品牌保护有一定的作用。第五,制定整套区域品牌管理规范和流程,品牌管理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考虑解决办法,农产品因其食品特质和产业脆弱性尤其承受不起危机事件,因此,必须制定各种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保护好区域品牌。 (六)构建有效的营销推广体系 打造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公共品牌,必须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整体品牌形象塑造与渠道营销紧密结合的营销推广体系,引导和支持相关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活动,深人挖掘农产品品牌内涵,多角度展示和宣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好感度,增强品牌影响力。一是充分利用各类促销平台,如农产品展销会、产销对接会、产品发布会等,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营销模式,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进餐企、进网络;三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推介。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5329.html |